对于冬季寒冷的北方和高寒地区,导热油低温性能对于选择导热油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选择不好就有可能发生凝管等类事故。从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角度看,选择导热油要看低温性能的两个参数,一是倾点:倾点必须高于本地区冬季的zui高平均温度(如某地区冬季zui高-20℃等);二是粘温曲线:粘温曲线就是低温温度与粘度的对应曲线,柳州高温导热油。选择的导热油其冬季zui高平均温度对应的粘温参数值要高于导热油可泵性zui低粘度200mm2/s值,柳州高温导热油,柳州高温导热油,如-20℃粘度参数为190mm2/s时,这样既保证了在-20℃下导热油不凝管,也保证了导热油的可泵性及热量可以交换。导热油锅炉指载热工质为高温导热油(也称热煤体、热载体)的新型热能转换设备。柳州高温导热油
一般情况下,在选择导热油的时候,设计院对导热油系统的设计已经完成,已经根据设计总热量需求确定了导热油炉型号、循环泵型号和导热油管道尺寸和长度等以及zui终热用户的加热形式(如是换热器、反应器等用热设备),同时也提供选择导热油的方向,如“产品型号”(如矿物油型或合成油型)、“产品代号”(如L-QB/L-QC或L-QD)和“适用传热系统类型”(如开式或闭式)。因此,选择导热油首要***点考虑的是能否满足总热量的要求。怎么选择呢?选择热焓高载热量大的导热油。a、在相同温度下,选择热焓高的导热油。b选择载热量大的导热油500导热油一般是什么油导热油系统是用循环泵进行导热油的强制对流循环。
导热油的价格:导热油的价格按公斤或立方米计算。普通导热油分为矿物型和合成导热油。矿物型导热油的价格约为1万元/吨,合成型导热油的价格约为2万~4万元/吨,而导热油的价格因厂家、品牌和质量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顾客购买导热油也不能只看导热油的价格。先请导热油供应企业提供符合国标GB23971-2009标准的导热油型式试验报告,提供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出具的导热油型式试验报告,并着重于型式试验报告中的试验温度和热稳定性试验,即当导热油在型式试验温度连续加热720小时后,其变质率测定值不超过10%,判定为在测试温度通过了热稳定性试验,变质率越低,说明油品的稳定性越好。登录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网站查询真伪。
在线导热油为何要进行定期检测,随着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导热油作为常压高温传热介质,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范,同时一些用户在使用导热油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他们缺少对导热油的了解和导热油检测技术,采用不合理的操作和管理,导致导热油在使用过程中老化加速,缩短了导热油的使用周期,增加生产成本。燕通拥有专业的导热油检测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服务,定期为客户进行在线油分析,检测导热油变质情况,协助用户解决一些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客户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导热油能够长期、安全、高效的运行使用。泄漏控制器是与电气控制系统无关的附加报警器,在导热油系统停车时此报警器对导热油的积聚也能起报警作用。
燕通公司总结导热油的酸值含量对与导热油使用的意义如下:1、判断基础油的精制程度,酸值越高说明导热油中含有酸性物质越多,精制程度越低。2、判断导热油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性。酸值含量少,在无水分和温度很低时,一般对金属不会产生腐蚀作用;如果酸值含量高且存在水分时,就可能腐蚀金属,有机酸与有些有色金属作用下会更加催化油品的氧化。3、判断导热油的变质程度。导热油在传热系统中长期高温运行,导热油受到氧化变质和高温裂解等作用,酸性物质逐渐增加。酸性物质受热分解,还有可能产生更多的活性基团,对油液的变质起到催化作用,因此,酸值检测一般用于判断导热油的变质程度,是判断是否换油的一项重要指标。(GB24747中规定酸值0.5~1.5为安全警告范围,大于1.5为停止使用标准)导热油锅炉传热管壁聚集油焦碳垢后,不仅使传热效率大幅下降,燃料成本增加,还会影响下游生产工艺温度。宿迁500导热油
导热油价格一分价钱一分货,燕通导热油物美价适中。柳州高温导热油
导热油使用厂家怎样保管导热油?保管方法分两种情况:第一种包装桶的保存方法:比较好保存在库房里,拧紧桶盖保持密封,现场严禁烟火,库房有良好通风。如果在室外保存,则同样紧桶盖保持密封,现场严禁烟火,避免阳光直射,严防水分渗入桶内,包装桶比较好摆放有个倾斜度,大小桶盖连线与地面平行。第二种储罐的保存方法:储罐比较好是充入氮气密封保存。这样隔绝空气,避免氧气与导热油发生缓慢的氧化反应,引起粘度和酸值的变化。研究表明,桶装导热油(桶上部有少量空间)放置一年测试粘度,平均粘度增长5%以上,矿物油增长较慢。柳州高温导热油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友情提醒: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上当受骗。